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饶远、刘海波:有用知识的组成及其演进

2025-08-07 05:201190hua689689

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载体不断发生变化,有用知识生产不断加速,机器在有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制度从引领到追赶正面临时代的挑战。而有用知识是对科学与技术的集成性刻画,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知识产出,是剖析知识生产与制度发展关系的理论选择。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性兴起到黄金时代,再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加速发展的发展脉络显示,有用知识的生产与演进贯穿了从农业经济到数字经济的历史进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知识的发展不断加速,大部分制度研究者对人工智能等算法的运行原理难以有效把握,制度化的管理规范愈发难以追赶知识生产的速度。面对知识生产不断加速的挑战,未来需平衡智能技术与人类需求,构建安全稳定的制度运行环境,以应对加速的知识生产挑战。本研究创造性提出“专利知识”的维度,研究了专利以一种“知识”的角色出现后在知识生产路径中的作用。专利作为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的重要载体,把散点式分布在科学、技术、工程、经验等领域的知识组织成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式知识,是科技知识生产的枢纽。

本研究运用知识经济理论研究有用知识的组成及演进,构建了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数字经济下的有用知识生产路径,剖析有用知识的演进特征及其与专利制度的发展关系。研究显示,工业经济时期,蒸汽-机械式知识生产开启了机器对人类体力的节约模式,专利制度与有用知识生产之间呈现出“制度引领知识萌芽”的特征。电力-机械式知识生产则发展为机器逐步代替人类体力劳,专利制度与有用知识生产之间呈现出“知识沉淀制度磨合”的特征。信息经济时期,信息式知识生产开启了机器节约人类脑力劳动模式,专利制度与有用知识生产之间呈现出“知识发展制度并跑”的特征。知识经济时期,人机互动式作为衔接信息式和智能式的过渡期,信息化发展不断增量增速,人的脑力计算与处理效率面临极限挑战,计算机的优势愈发明显,专利制度与有用知识生产之间呈现出“知识巩固制度异化”的特征。数字经济时期,智能式知识生产或将开启代替人类脑力劳动的发展模式,人类活动越来越依赖于智能算法提供的便利,专利制度与有用知识生产之间呈现出“知识进阶制度挑战”的特征。

此外,人工智能汇集了多种知识属性,既包括作为人类产出物而言的集成态知识,也包括人力范围外独特的记忆态知识与记述态知识,即由智能算法构成的记忆态知识与由网络数据构成的记述态知识。在制度愈发复杂和数字技术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给知识和制度带来了双重挑战。人工智能参与知识生产的过程,不仅是对人类脑力劳动的替代,更是对包括专利制度但不限于专利制度的多种法律制度提出了难以界定厘清的难题。因此,基于科技治理“伦理先行”的原则,从技术发展的伦理正义视角探讨智能技术作用于有用知识生产的未来边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需要从算力、算法、数据等多元维度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未来有用知识生产需要构建多元化人才体系,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知识生产过程需要制度的保护,专利制度是保护科技创新与有用知识生产的重要方式;有用知识的构成要素与知识载体不断变化,专利制度和存储介质在知识生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研究得出不同时期的知识生产路径及其与专利制度的关系,为数智技术领域知识生产过程提供与专利制度密切相关的发展理论支撑。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致永善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一封信
永善县广大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朋友: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按照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部署

0评论2025-09-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