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福建这个健康管理项目正式启动,将助力医防协同融合发展

   2025-07-29 kongyu990
核心提示:7月17日至18日,由福建省预防医学会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基层疾控管理专委会承办的“医防协同与融合下的公共卫生实践技能提升

7月17日至18日,由福建省预防医学会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基层疾控管理专委会承办的“医防协同与融合下的公共卫生实践技能提升培训班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启动仪式”在福州举行。

图片

本次培训聚焦疫苗接种策略优化、疾病防控体系完善及信息化技术应用等核心议题,吸引了来自福建省疾控系统、医疗机构及各地卫生院的200余位公共卫生领域从业人员参与,共同探讨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开幕式亮点纷呈,7月17日下午,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褚晓凌与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灵岚分别致辞,强调医防协同机制是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关键抓手。

下午三点左右,“创新医防协同 赋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福建省在推动医疗与疾控资源整合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图片

随后,福建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张冬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陈燕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主任朱月永、福州鼓楼疾控中心副主任陈亮分别围绕疫苗价值提升、特殊人群接种评估、呼吸道疾病防控、疫苗健康处方鼓楼方案等医防融合热点议题展开专题讲座。

图片

在7月18日的议程中,来自深圳和武汉的两位专家学者则分享了《践行医防融合,推动疫苗处方》及《社区医院疫苗处方促进成人预防接种的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方案,福建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促进中心主任医师欧光忠、深圳市金卫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建办事处总经理陈少雄围绕《AI技术在智慧科普中的应用》、《信息化下的基层疾病防控能力提升》等主题进行深入讲解,为基层单位人员提供了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会议尾声,“基层疾控/医疗机构协作共助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专家圆桌访谈将气氛推向高潮。与会专家围绕医防融合实践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他们一致认为推进医防融合需要从三个维度协同发力:

首先,要持续提升公众对疫苗的科学认知水平,通过创新科普形式、拓展传播渠道,消除疫苗接种误区;

其次,要优化接种处方医护交互机制,建立临床医生与公卫人员的常态化沟通平台,实现预防接种与临床诊疗的无缝衔接;

最后,要着力打通信息系统壁垒,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在传染病监测、慢性病管理等方面的数据互联互通。

三方面统筹推进、相互促进,构建起“预防-诊疗-康复”一体化的健康服务体系

图片

此次培训班通过理论授课、案例研讨与政策解读相结合的方式,为参会人员搭建了跨区域、跨领域的交流平台。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基层疾控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杨益昌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医防协同项目落地,助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

对话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基层疾控管理专委会

主任委员杨益昌

图片

“医防协同 赋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项目成立的目的和意义有哪些?

杨益昌:该项目旨在通过系列业务培训班、研讨会、学术交流、健康科普宣传等形式实现三大目标:

一是持续不断提升疾病预防控制特别是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打造一支预防接种王牌军;

二是创新医防协同融合机制,推动“医防融合”,让全体医务工作者成为预防接种工作的代言人,实现医疗与预防的深度协同和无缝衔接,推动符合福建基层实际的预防接种“疫苗健康处方”落地生根,并茁壮成长

三是提高全社会对预防接种工作、疫苗的正确认知,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让健康行为成为社会风尚。


下一步,专委会有哪些具体举措推动项目落地?

杨益昌:首先,我们将通过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升基层运用大数据、AI等技术能力,实现疾病精准预测和干预;

其次,通过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肺炎防控能力,筑牢社区健康防线;开展多样化健康科普,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最后,深化医防结合,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确保快速科学应对突发公卫事件;推动跨部门协作,构建政府、医疗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和群众共同参与的健康管理格局。

(张鸿鹏、杨海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