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牌坊下,游客们悠闲散步,手中竹筒茶与油甘汁的清凉,消解着岭南夏夜的暑气。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yusign.com/file/upload/202507/29/155852311.jpg" />
夜晚的牌坊街更添活力与烟火气。
福建游客杨女士站在广济门城楼上,望着韩江对岸的笔架山渐渐亮起灯光,不由赞叹:“空气和微风中似乎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历史和现代交融气息。”夜幕下的潮州古城,游人如鲫,人们或驻足拍照,或坐下来喝一瓶“油甘汁”、一杯“鸭屎香”,在千年古城中放飞心情,消暑纳凉。
暑假以来,潮州古城旅游持续升温。古城内民宿客栈订单不断,店铺人声鼎沸,大街小巷熙来攘往。
光影夜未央:古城焕新姿
当夕阳余晖在韩江水面渐渐消逝,潮州古城开始绽放出与白日截然不同的魅力。晚上八点整,广济桥上万盏灯光同时点亮,一场融合现代科技与千年文化的光影秀准时上演。
这座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桥梁”的古桥,此刻以天为幕,以江为台,聚光如笔,绘出一幅幅绚丽画卷。桥上的LED染色灯具随潮州音乐节拍有序闪动,韩江对面的笔架山也同步亮起,共同讲述着潮州故事。
“灯光跟着音乐的节拍闪动,秀出潮州古城独有的韵味。”来自广州的陈女士高举手机记录下这震撼一幕,她的朋友圈瞬间被点赞淹没。
与此同时,牌坊街的牌坊也披上金黄色灯光,长达两公里的街道变身美食与文化的长廊。游客们三五成群,走走停停,在免费试吃的牛肉丸店前排起小队,或走进非遗工坊体验潮绣、手拉壶制作。
“夜晚的牌坊街更添活力与烟火气。”跨越400多公里专程赶来的陈女士,在短短一小时内已品尝了咸水粿、菜头粿、牛肉丸等数道小吃,双手还提着准备带回家的凤凰单丛茶。
为应对如潮人流,古城餐厅纷纷延长营业时间。“日均订桌量是平时的2倍,打烊时间延迟到晚上11点。”一家餐厅负责人介绍,他们不得不紧急招聘临时工以满足需求。
舌尖寻至味:夜糜抚人心
“小心烫,这丸子是会爆汁的。”牌坊街一家牛肉丸店的周女士细心提醒着试吃的游客。她经营的店铺日销牛肉丸达200斤,今夏销量较往年增长明显。
潮州被誉为“世界美食之都”,夏夜的美食体验更是独具特色。当暑气渐消,白粥、生腌和鱼生成为夜食主角。
在古城边缘的一家鱼生店,师傅的刀工令人叹为观止。草鱼经过清水养数日去除土腥味,在师傅行云流水般的刀工下变成薄如蝉翼的鱼片。鱼生配上豆瓣酱与花生酱等调制的油汁,佐以大蒜、洋葱等配菜,一口下去,鱼生的鲜甜与杂菜的脆爽在口中交融。
被称为“潮汕毒药”的生腌同样让食客欲罢不能。生腌虾、蟹、皮皮虾、血蛤组成拼盘,关键在于酱汁的调配与食材的新鲜度。秘制酱汁激发出的海鲜鲜甜直击灵魂深处,让人一试难忘。
“吃了生腌,最后来一碗白粥,暖心暖胃,堪称完美。”一位专程从厦门赶来的游客在尝试后如此评价。这种被本地人称为“夜糜”的饮食方式,已成为潮州夏夜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体验。
北关夜市则是另一种烟火气的展现。晚上八点左右,这里人声鼎沸,手打柠檬茶的清香与煎饼、臭豆腐、炒粉的香气交织。“北关夜市人流量大、活力足,交通也非常方便。”他满意地说。
山野觅清凉:民宿枕清风
当古城灯火辉煌时,潮州北部山区则呈现出另一番清凉景象。归湖镇溪美村,清澈的溪流穿村而过,成为天然“降温剂”。
岸边绿树成荫,孩童追逐嬉水,大人们在树荫下支起帐篷桌椅,泡一壶凤凰单丛,享受远离城市喧嚣的慢时光。“周末带孩子来,他们能在溪边玩沙戏水撒欢,我们大人也能在旁边喝茶放松。”市区的陈先生一家已是溪美村的常客。
更深入山区的凤凰镇,则以其广袤森林资源和静谧古村落风情吸引着寻求静谧的游客。七月市区酷暑难耐,凤凰山却是山风习习,凉意丝丝。
“这里晚上睡觉根本不用开空调,山风自然就凉飕飕的,特别舒服。”从汕头专程前来度假的吴女士一家,在凤凰镇一住就是好几天。
众多民宿成为登山爱好者的休整驿站。“我们这里四好,山好、水好、空气好、茶叶好。外边的朋友,没来过的,都想来走一走;来到后,又都想留下来住一宿。”一民宿主人自豪地说。
文旅融新篇,热力正升腾。夏夜的烟火气传递出令人振奋的信号:潮州夜间消费愈加蓬勃,城市活力正在迸发。从古城到山村,多元业态点燃了消费新热情,让游客“来了还总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