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配餐“国标”为学生“舌尖安全”护航 | 时评

   2025-07-30 kongyu5560
核心提示: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持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该标准适用于为中小学、幼儿园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持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该标准适用于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是校园配餐服务管理首个国家标准。标准明确了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加工制作、备餐与配送、用餐服务、服务评价改进、应急处理等全链条的规范指引,为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的合规管理提供标准化指导。(7月21日央视新闻)

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校园配餐领域的标准空白,为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的合规管理提供了标准化指导,也为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再加一道“保险栓”。

图片

我国中小学和幼儿园数量庞大,涉及学生人数众多,校园餐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乱象丛生,且因涉及环节多、参与主体复杂,导致食品安全风险事件时有发生,诸如原料采购溯源不清、加工环境卫生不达标、配送时间把控不严、餐食变质等问题,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批评,亟需加以规制。

国标覆盖校园配餐服务全流程,形成了覆盖“田间到餐桌”的闭环管理,要求做到“原料可溯、加工规范、配送及时、服务到位”。该标准的落地,相当于为校园配餐服务划定了清晰的“合规红线”,让过去“模糊地带”变为“可操作、可检查、可追溯”的具体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了“无标可依”的监管困境。

例如,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 + 明厨亮灶”系统,并向学校、家长和学生公开展示食品加工的关键操作流程,强化了校园餐的透明度,让家长和学校能够实时监督。同时,对每天送餐的每个食品品种分别留样,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为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追溯依据。在运输环节,配备满足配餐量和配送方式的封闭式配送车辆与设备,配送车辆向主管部门备案,宜专车专用并安装定位跟踪系统,确保餐食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与卫生。

“国标”的意义不仅在于“规范”,更在于“引领”。过去,校园配餐行业因标准缺失,企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小作坊式企业凭借低价竞争占据市场,却难以保障质量;而规范化企业则因缺乏统一标准,在管理中面临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国标既倒逼企业主动优化服务,也为优质企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标尺”。可以预见,随着“国标”的实施,行业将加速洗牌,那些依赖“粗放式管理”的企业将被淘汰,而注重标准化、智能化的企业将脱颖而出,推动行业向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升级。

随着该国家标准的实施,校园配餐服务企业将有章可循,监管部门的监管也将更加有法可依、有规可据。将推动校园配餐服务企业不断提升食品安全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最大限度保障广大师生的“舌尖安全”。期待在国家标准的规制下,校园配餐行业能够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放心。

文 | 江德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