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
房地产总归是吸引人的。
“新玩家积极入局房地产”的新闻,在房地产下行的这几年间隔段时间就会出现在大家的信息流里。
新闻虽是“旧闻”,但主角确实是在不断更新的。
根据我们这么多年的监测,从2021年房地产调整至今,有几轮明显的新玩家入局史。
国资、城投公司等入场,在土地市场上托底拿地,主要拿一些没人买的远郊地块。当时以为托得起,没想到......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场,加入需要摇号的核心地块竞争,后续被验证大部分是大型房企的拿地马甲。
地方国资、实业资本、民间资本纷纷入场,当时,年初市场的小阳春给了大家信心,以亚伦地产、椿实置业、三花控股、得力房产、陕西泰发祥、南宁轨交、宸嘉地产等为代表的实业资本、民间资本、地方国资开始纷纷进场。
很显然,房地产行业资金大流量、周转快、高IRR等的特点,依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后来,虽遇上房地产持续下行,但有的房企踩对方向,依靠产品力打出了名气,当然也有房企只能用“抄底失败”来形容。
一些小型民企开始频繁出手拿地,最热门的要数来自成都的邦泰集团。
邦泰从2024年就开始发力,一年斥资117亿元拿地,排在全行业第17,在民营房企中,仅次于杭州滨江。今年来,邦泰更有“8天拿5地”的动作,其在拿地榜上的排名也继续提升,前5月拿地金额全行业排名第14,民企排名仅次于滨江集团,拿地面积甚至上升至全国第3。
2025年1-5月民企拿地金额排行
此外,还有:
嘉禾兴:四川本地房企,在简阳、资中、内江、温江等县市都有项目,近两年,开始加码成都,但主要获取的是成都郊区的地块;
嘉信地产:总部位于湖南永州,去年6月首次在长沙拿地,挺进省会。今年前5月已在土地市场投资20亿。值得一提的是,地刚拍下来,嘉信便直接宣布开工;
海成集团:1992年创建于重庆万州开县,近两年,这家“农村包围城市”的老牌房企,正加速渗透重庆主城。今年已经三次在重庆拿地,今年前5月,海成集团斥资28亿拿地,排名全国房企前二十。
值得注意的是,从这批中小民企的运作手法上,我们发现他们具备相通的底层逻辑。即:
①有自己的根基区域,且基本盘很强;
②聚焦三四线城市核心区域或重点城市次级区域中心,低溢价拿地;
③前期精准的市场调研;
④极致的成本压缩,甚至省掉总包自己施工;
⑤压缩开发周期,基本拿地即动工,速度非常快;
⑥强大的营销拓客。
这些,每一点仿佛都能寻觅到当年碧桂园的影子!
实际上,虽然改善和豪宅市场声量大,但当前市场刚需依然是主流,所以针对刚需的结构性市场依然有搞头!这在我们在上周的热门文章怎么还有人在学碧桂园里有更为详细的分析,感兴趣可以跳转查看。
当下,这些房企当前的积极实践,似乎正传递出房地产“围绕主流需求打造产品的核心策略”依然有效的信号。
如今的市场,一批曾经成功过的全国布局型企业正在黯然退场,还有一部分企业仍在默默观望,也有新企业正在奋力进入。这些新人们,往往是看准了机会,迅速入场,继而不断地萌芽、发展和壮大。
作为依然坚守的房地产行业从业者,每当看到这些地产新势力,内心都十分感动,我们相信行业的魅力依旧在,也依然存在发展机会,只是需要看到机会、并为之努力的企业一起进步。
行业如此,我们亦如此!
更多关于房地产企业的战略分析及动态跟踪,我们在《一周敏感信息速递》《晨光地产行研》里有详细地探讨和呈现,欢迎咨询,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