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诊两年多时间,梅州的一家大型医院就被中止了医保资格。
7月24日,梅州市梅江区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发布公告:梅州紫合医院因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难以支付2025年医保预付金差额,以及完成“追溯码”模块接入系统改造工作,被中止医保协议。
这家医院是当年广东省的重点民生工程,由梅州富豪兄弟、新南方集团创始人朱拉伊和珠光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庆伊出资建设,计划总投资额高达45亿元,2023年开门营业。如今却连几万元的医保追溯码接入改造费用都交不起,的确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梅州紫合医院方面人员告诉健识局,目前医院仍然在正常开诊当中,但只能自费治疗。这家医院的经营情况本来就不算好,如今没有了医保资质,病人只会更少,未来经营只会更困难了。
今年4月1日,梅州紫合医院已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高达10.6亿元。全中国民营综合性医院里,还有多少个这样的“紫合”?
接药品追溯码的钱都付不起了
公告中提到的 “医保追溯码” 模块接入,是近期各地定点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打击回流药,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从7月1日起,医保定点机构在销售药品时,需要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梅州紫合医院作为医保定点医院,自然也需要建立追溯码系统。
在国家医保局的通报中,建立发热追溯码、医保编码和商品码的三码合一映射库,以及药品耗材大中小包装的追溯映射库、各类追溯码的识别库,是国家免费向定点医药机构和生产、流通企业开放的。但免费的是数据,在追溯码落地的过程中,其他的硬件费用需要医疗机构自行承担。

有业内人士告诉健识局,在这个过程中要和医院信息系统(HIS) 做接口,根据医院规模的不同,HIS系统接入追溯码模块的价格也不一样。
此前,岑溪市中医医院医保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接口及系统功能改造成交金额在7万元;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品追溯码系统购置项目成交金额则高达45.9万元。针对追溯码系统接口改造成本较高的问题,此前国家医保局也在发布会上表过态:基于自愿互惠原则,任何一个生产企业都可以跟社会上非常广泛的信息系统厂商进行交流对接,通过充分谈判获取合理价格。
令人唏嘘的是,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元的医保追溯码接入费用,梅州紫合医院都拿不出了。
不光如此,医院所在的梅江区医保事业管理中心已经要求梅州紫合医院退回2025年度医保预付金7.68万元,以及剩余未冲抵资金7.93万元,合计15.61万元。
医保预付金是医保部门提前预付给医疗机构,用于抵扣实际应结算医保费用的。医保基金给的预付金额度一年不过15万。如今医院运转不顺,医保预付金也要退回,梅州紫合医院的运营情况可见一斑。
成立两年频繁陷入纠纷
开诊不过两年时间就落到这样的地步,梅州紫合医院的状况出人意料。
2023年5月16日,梅州紫合医院由梅州市人民政府、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珠光集团有限公司四方合作共建,实际由新南方集团董事长朱拉伊、珠光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庆伊牵头投资。其中,新南方集团是以中医药产业为投资重点,珠光集团以房地产为主。
当时,梅州紫合医院是按“三甲”标准建设,目前总用地面积14.4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4.1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45亿元,规划设置床位3000张。开业初期,梅州紫合医院还曾经聘请四位国医大师任首席顾问,两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任院领导,引进众多高级职称专家,踌躇满志地要打造高水平现代化大型三甲中医医院。

开诊没多久,梅州紫合医院就因为建设环节的债务问题频繁陷入纠纷。此前,新南方建设集团因紫合梅州医院项目,欠华顺混凝土公司混凝土款、砂浆款1100多万元。后续新南方建设集团分期支付华顺混凝土调解款,但却没有履行支付义务,2023年11月,该集团所持有的价值1亿元的潮州农商银行股权被冻结。
2024年11月,梅州紫合医院又参股梅州质子肿瘤医院,持股30%,试图拓展业务版图。结果到今年2月,其持有的梅州质子肿瘤医院股权就被冻结。企查查显示,3月,梅州紫合医院被梅州市梅江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4月再次被广东省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列入被执行人,执行标的高达10.6亿元,医院名下的一批医疗设备也被司法拍卖。
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人表示医院欠自己的工资、工程款还没有结清。从高调启诊到债务缠身,一家曾被寄予厚望的 "三甲" 标准医院,在失去医保资格后的发展将会更难。
撰稿丨方涛之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李木子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