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杯半决赛女篮输日本。
日本女篮投疯了,全队三分球34投16中,命中率高达47.1%。
深圳的台风、暴雨,注定让今夜很凄冷,现场观战的我,被淋成了落汤鸡。
输球且下雨,没法找个地方快乐一下。回到家洗个热水澡,趁着还在那样的情绪里,胡乱写点什么吧。
我记得,从深圳市体育中心篮球馆座位走到上车地点的那段路,格外漫长。
因为主场输球,身边绝大多数人都低头不语。
当我走到出口的时候,一位大概6岁的小女孩打破了平静,问她妈妈:“妈,你伤心么?”
她母亲说:“当然啦!那是我们自己的国家队啊。”
小女孩还小,相信多年以后,她会明白中国女篮vs日本女篮的意义。
那是多么朴素的对话啊。
输球,难受是一定的。
但如果帝哥只一昧地发泄,是没有意义的。怪某位球员,或者主教练,也没有意义。
那大晚上讲点什么呢?
回答几天前写在文末的一个“高大上”问题吧:“咱中国人,应该适合打怎样的篮球?”
经历了这么一场输球,你身边一定会有这样的球友问:“咱什么时候能学日本,什么时候能有后卫像田中心那样牛逼?”
朋友们,要明白一件事:赢日本比学日本简单。
咱上一届亚洲杯赢没赢?亚运会决赛赢没赢?
输球不是最闹心的,闹心的是,中国篮球似乎不知道应该打怎样的篮球...
从现在的篮球潮流来说,那版本一定是高快准。NBA是不是高快准?欧洲篮球是不是高快准?
你一定会想着反驳我:“人家日本怎么是小快灵呢?”
朋友们,你以为田中心不想长到1米8么?你以为不想拥有赵睿的尺寸么?
朋友们,你以为日本篮球不羡慕我们有、张子宇这种尺寸的内线么?
他们是国内选材受限,没办法。
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