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瑞典落下帷幕的中美谈判,余温尚未散尽,特朗普便迫不及待地端起了他的“关税大喇叭”。在短短24小时内,他接连甩出三张罚单,其中印度被直接按在了25%的高关税档位上,而且这25%的关税从本月1号起就正式生效。
消息一经传出,莫迪团队直接掀桌,他们扬言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维护国家利益!其实,印度人最在意的并非25%这个数字,而是美国的“差别待遇”。中国购买俄罗斯的油气安然无恙,印度购买就成了被针对的靶子;中国和美国在谈判桌上谈得眉来眼去,印度却被冷落在角落。用印度网友的话说,“这已经不是双标了,简直是公开打脸”。印度执政党发言人罗德里格斯更是在镜头前放出狠话:印度不吃这一套,该买俄罗斯的武器继续买,该用俄罗斯的能源继续用,如果美国想打贸易战,那就放马过来。
印度的火气为何如此之大?原因很简单。第一,印度的武器库本就依赖 “全球拼单”,而俄罗斯是其最大的供货商。要是让印度现在就断绝从俄罗斯进货,无异于让士兵扛着空枪上战场。第二,俄罗斯的能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供应稳定,印度的炼油厂根本离不开这条线。一旦断了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印度国内的油价必然飙升,届时莫迪政府的选票恐怕就要飞走了。第三,印度心里清楚,美国今天能拿关税来吓人,明天就可能用芯片、软件、医药等领域来卡印度的脖子。与其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不如先硬气一把。于是,印度商务部已经向世贸组织递交了通知:只要美国敢征收 25% 的关税,印度就准备好反制清单,随时进行反击。
回头再看特朗普的操作,他一边对印度举起关税大棒,一边却对中国放软话,称“谈判顺利”“非常公平”。这让印度网友更加郁闷:我们把美国当伙伴,美国却把我们当成 “提款机”?其实,在这场关税风暴中,受伤的不止印度。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等一长串国家都被点了名,税率从15%到40%不等,唯一被请进“VIP通道”的只有中国。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电视上说得很直白:中国的谈判按另一条时间表走。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中美还在谈判,能不能谈成另说,但起码现在不会对中国征收新税。于是,出现了一幕有趣的场景: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对中国说 “我们相处得很好”,转头就给印度寄去了 25% 的关税账单。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先说印度。莫迪政府大概率会采取三步走策略:首先在国内制造声势,把 “被美国欺负” 的情绪炒热,以此团结选民;同时加快与俄罗斯签订能源大单,用“你看我根本不怕”的姿态稳住国内局势。美国的税单真的落地之后,印度就会甩出自己的反制清单,清单上可能是杏仁、苹果,也可能是高端医疗设备,专挑美国疼的地方下手。
再说美国。特朗普其实也在赌:赌印度不敢真的掀桌子,赌最后双方能各退一步,印度少买一点俄罗斯的石油,美国少收一点关税。但别忘了,印度可是出了名的“谈判高手”。过去几十年,它能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靠的就是“你敢压价我就换买家”的底气。
所以,这场关税戏码才刚刚开场。我们就准备好瓜子和板凳,看看莫迪会如何接招,也看看特朗普会不会再发一条深夜推文,掀起新的波澜。
参考资料:《美印关系降至历史低点?特朗普征收25%关税,莫迪被批“外交失败”》澎湃新闻
《25%关税今日生效 印度官员: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中国新闻网
《特朗普称预计将与中国达成“非常公平”的贸易协议》俄罗斯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