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昱辰 编辑/高莘】
轰动世界的大众汽车“柴油门”,其影响至今存在。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1日,欧洲法院裁定,大众等汽车制造商应对使用温度敏感排放软件等作弊软件负责,并赔偿消费者。欧洲法院表示,即使车辆本身符合欧盟标准,但也不能确定该技术的合法性。
欧洲法院认为,汽车制造商对买家的赔偿可以根据车辆使用情况相应减少,也可以控制在购买价格的15%,但仍必须充分反映其所造成的损害。
车企则辩称,这些软件仅在特定温度下激活以保护发动机,符合法律规定。大众方面表示,该裁定预计对公司的影响有限,因为只有少数与“柴油门”相关的诉讼仍在德国法院待审。
2013年, 国际清洁运输委员会(ICCT)委托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对柴油车进行路试,发现大众捷达、等车型实际排放超标达40倍。2014年5月,路试报告被提交给美国环保署(EPA)和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时任大众汽车集团CEO·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通过内部邮件知悉此事,但未采取实质性行动,仅将其视为“常规技术问题”。
2015年9月,EPA指控大众在48.2万辆柴油车内安装排放作弊软件,违反《清洁空气法》,将面临最高180亿美元罚款。
其后,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十余国也宣布调查大众车型。最终大众承认全球涉事柴油车多达1100万辆,CEO文德恩引咎辞职。
其后,大众面临多国罚款与刑事调查。在美国,大众于2017年达成和解,支付刑事与民事罚款43亿美元,累计损失超过200亿美元;在德国本土,大众被判罚10亿欧元,创下德国企业罚金纪录。截至2019年,大众为罚款、赔偿、召回支付达300亿欧元。
文德恩则于2018年被德国检方控告欺诈,并于2024年10月出庭受审,最高或被判刑10年。
除大众外,、等德国汽车巨头也因“柴油门”卷入调查并被予以处罚。该事件不仅沉重打击了德国汽车制造业的声誉,也迫使德国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
来源|观察者网责任编辑 徐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