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扫毒、司法,悬疑剧为何屡战屡跌?

   2025-07-22 kongyu630
核心提示:泛娱乐顶尖自媒体  只讲干货和硬逻辑犀牛娱乐原创文|沈婉婷     编辑|朴芳除了古偶,当下剧集市场打得最热闹的赛道就属悬

泛娱乐顶尖自媒体  只讲干货和硬逻辑

图片

犀牛娱乐原创

文|沈婉婷     编辑|朴芳


除了古偶当下剧集市场打得最热闹的赛道就属悬疑犯罪剧了


这边以扫黑反腐为主题的以法之名刚结局那边聚焦校园“防卫过当”的正当防卫和缉毒刑侦题材剧集扫毒风暴就相继补位


可惜的是各具看点且班底雄厚的三部剧给暑期档带来的失望终究是大过了期待


各有各的“凉”


要说这三部作品最令人遗憾的一定是刚点映收官不久且距离爆款最近的以法之名》。


单从热度和播放表现来看其实它已经到达S+级别站内热度5天破万后续持续攀升至10428并成为平台历史热度第二全网热度亦连续多日登顶多榜单TOP1其中云合市占率多次突破30%


图片

直到79日超点大结局之前其豆瓣评分还一度从开分7.6涨至7.8而口碑的两极翻转随着剧情的草草结束顷刻发生关于“烂尾”的讨伐声越来越高评分也由此急转直下截至目前已经从7.8掉至7.0


事实上,《以法之名的高开低走并非无迹可寻一切的“锅”也不能甩给突然的“烂尾”或是导演兼编剧傅东育社交平台发文中所提及的“演员选择有失误”


早在中后段开始整部剧就已经被大量重复的回忆片段支线情节逐渐拽进不对劲的“注水”走向极大拖慢了剧情节奏甚至后来反派的内讧与争斗取代了主线的破案过程以至于让前半段好不容易铺垫的种种悬念变得意义模糊各个角色的人物弧光也大打折扣


相比之下分别于79日和712日开播的正当防卫扫毒风暴从开局起传播声量上就似乎已注定平庸开播至今二者皆未在全网掀起大范围的讨论热度及播放数据中规中矩口碑评价则呈现两极分化之势且均暴露出这一题材的不少问题


图片

具体而言号称是首部全面展现正当防卫案例的司法题材剧集《正当防卫》在内容层面最突出的特点是案件够离奇简单来说即一起被家暴女性杀夫案牵扯出十四年前的校园防卫过当案以及另一起检察官杀人案巧合的是这三个看上去都指向“正当防卫”的案件所涉及的当事人证人检察官等主要相关人物都高度重合可谓是巧之又巧


且不论这种巧合的合理性该剧从叙事节奏到细节逻辑的呈现都很难留住观众尤其是许多情节设置不符合基本常识和司法现实


比如张鲁一饰演的检察官段鸿山失踪后高叶饰演的检察官方灵渊在没有实据的情况下就把段失踪前最后见过的李沐风(白敬亭在众目睽睽下铐着带走第二天段鸿山自首后又把李沐风放了回到家后的李沐风紧接着被流言缠身就这一系列操作但凡是懂一点司法知识的人都会觉得悬浮又离谱


图片

《破冰行动》编剧《扫黑风暴》导演联合操刀的扫毒风暴虽综合表现略高于正当防卫》,不过仍存在叙事混乱镜头晃动导致观感不适等明显短板


比如开篇的几集铺设了毒贩警察走私三条支线出场的人物众多且所属的阵营和组织又错综复杂光是毒贩这边就有好几个关系网缉毒警那边又分出了海洛因案和冰毒案两条线如此众多的人物信息和故事线交织在一起这对当下习惯了碎片化接受讯息的观众来说是有一定的观看门槛的稍有分神就会错过重要线索而看不懂剧情


再加上被诟病诸多的“手持摄像”带来的镜头摇晃感更是让本就晦涩难懂的内容“雪上加霜”


国产悬疑怎么了?


犀牛君曾在几个月前的一文中提到2025是悬疑剧“大年”尽管该类型越来越难出圈但各平台重仓悬疑的决心并未动摇


这一点从今年以来接连上新的悬疑作品不难觉出从年初的漂白到三四月份集中上线的黄雀》《棋士》《沙尘暴》《乌云之上》《借命而生》再到现下暑期档的几部剧集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制作班底堪称部部都是“硬菜”可以说是聚合了业内头部导、编、演资源,却一次又一次与“剧王”失之交臂


图片

那么为何今年的这些悬疑剧屡次受挫无一“叫好又叫座”


总结下来无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是“求新求变”流于表面形式大于内容


就拿最近的几部剧来说以法之名起初之所以迅速出圈在于其对黑与恶的“大尺度”呈现突破了传统主旋律作品的框架将扫黑除恶的矛对准司法系统内部然而越往后越发现剧集对正反两派势力的悬殊刻画缺乏章法特别是张译扮演的洪亮这一灵魂人物虽说塑造了一个差异化的检察官形象但他从头到尾的“窝囊气”也造成了观众观感上的憋屈这种为了不同而不同的创新实在是大可不必


图片

又如正当防卫为了突出对“正当防卫”的重视编织出三起关联性极强的离奇案件却在逻辑台词音效等方面争议不断办案过程的不严谨故弄玄虚的恐怖音效等“劝退”许多观众


第二是节奏割裂的问题


扫毒风暴为例开场抛出多个人物和案件看似是节奏飞起让人应接不暇实际上稀释了主线的缉毒剧情如第一集结婚场面就占据了近20分钟而后面新郎父亲被带走阿胜被杀等情节又飞速推进后续段奕宏饰演的林强峰破案过程中又加入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人物和情节,不仅没有推动情节发展、反而让剧情变得冗长乏味。


图片

最后是剧宣失衡


一方面是宣发阵仗高于剧情本身典型代表如以法之名》,从首播时张文菁和万海“谁在栽赃谁在陷害”那段高光台词破圈后剧方就展开一连串线上线下剧宣动作对热度发酵起到显著助推作用但高关注伴随的还有高风险一旦内容“硬伤”显现其遭遇的吐槽和审判也是巨大的该剧的口碑滑铁卢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图片

另一方面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正当防卫和《扫毒风暴》在宣传推广方面都相对“佛系”虽开通了官微官抖但粉丝数和所发布内容的话题度都未达到热剧水准也缺乏像以法之名那样适合传播的亮点戏份此外演员对年轻受众的号召力题材本身的进入门槛等都会影响到剧集最终的播出效果


总而言之在如今长视频生存空间被持续挤占的传播环境下曾经频出爆款的悬疑剧想要重新走上“神坛”早已越来越难但至少在创作层面别丢了初心和坚持


与其抱怨时运不济不如拿出真正的“两把刷子”向市场和观众证明总会有人愿意为好内容买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