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特朗普努力推动以色列和伊朗达成停火的情况,后续发生了一系列麻烦事。尽管成功说服以色列暂停了军事行动,但随后的媒体报道却揭示了新的问题:美国B-2轰炸行动的实际效果可能远不如预期。
据环球网报道,尽管美国官方声称他们的打击已经完全摧毁了伊朗的核设施,但美国CNN等媒体却发表截然不同的看法。CNN指出一份评估报告显示,美军的打击并没有如所声称的那样将伊朗的核设施摧毁殆尽,可能仅仅是让其核计划倒退了几个月。卫星图像显示,福尔多核设施遭到袭击,但并未達到完全摧毁的程度。
这种媒体对政府官员说法的质疑令特朗普政府感到破防。尽管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多次强调打击已经彻底摧毁了伊朗的核武器能力,白宫新闻秘书卡莱维特也力批“假新闻”,并称这是对特朗普总统的贬低。特朗普本人也第一时间转发这些抹黑他政策的消息。
美方之所以如此气急败坏,原因在于此次伊以停火是建立在美军成功摧毁伊朗核设施的基础上,如果未能达到这一目标,美国将难以说服以色列继续停火,也将无法为伊以的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然而,美方的辩解并未能消除所有的质疑。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福尔多核设施的损毁程度远未达到摧毁的标准。特朗普政府尽管不接受任何反驳,但这种高调宣传却在实际效果上出现了明显脱节。
特朗普政府在行动之前曾有过犹豫,因为他们对于使用巨型钻地弹的实际效果存有疑虑。福尔多核设施深藏于地下九十米深的山体基地内,外部由高强度岩层和钢筋混凝土保护。这种结构使得美军的打击变得极为困难,即使动用最尖端的GBU-57巨型钻地弹也难以确保命中目标。
此外,伊朗为了抵御外部打击,已经采取了分散和冗余布局,进一步增加了打击难度。特朗普的军事顾问虽然承诺有信心完成任务,但实际应用却缺乏经验,这使得美方过早地庆祝胜利显得有些仓促。
美国在行动前向伊朗通风报信,这一做法不仅揭示了政治考量,还影响了美军行动的实际效果。有报道称,美方提前警告伊朗可能已经采取措施保护或移动核设施中的关键组件,这导致了美军行动的实际效果远远不如预期,使得之前的庆功显得有些尴尬。
总体而言,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军事行动扭转中东局势的努力,却未能触及伊核问题的核心矛盾。以色列将伊朗核计划视为生存威胁,而伊朗则将其视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地区影响力的核心筹码,这种零和博弈的本质决定了任何单方面的军事行动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特朗普政府在撕毁伊核协议后试图通过军事手段重新谈判,但却忽视了美国在国际社会中已经失去的外交影响力。伊朗方面已经明确表示不会放弃核项目,而美国的信誉破坏使得未来的谈判面临更大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