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雪黎
今秋以来,一阵“商场艺术”潮席卷成都。11月29日,成都仁恒置地跨界艺术展“开放空间艺术计划”拉开序幕,8位成都青年艺术家将办展地点从美术馆搬到了商业公共空间。尚未正式开业的成都远洋太古里,11月启动消费体验期,来自世界各地的21件艺术品散落其间,常年供大众欣赏。而早在今年9月底,春熙路上的成都101购物艺术中心启幕,更是打出“成都首家购物艺术综合商场”的旗号,招徕顾客。
摆一件造型另类的雕塑作品,挂一幅名家画作,办一场有格调的展览……突然间,人们发现,与艺术联姻正在成为“高大上”商场的新选择。
商场恋上艺术展
12月2日,在成都仁恒置地的4楼连廊处,32岁的陈娅拎着刚买的新大衣,站在一棵白色枯树前若有所思。“有种枯藤老树昏鸦的苍凉感。”这个作品,是青年艺术家梁治远的装置艺术《匪夷所思系列》。
其实,商场与艺术联姻的风气最早起源于日本。而在国内,成都紧随北京、上海,不约而同将“办艺术展”视作“最接地气”的做法。
今年3月,位于上海淮海中路上的K11购物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吸引全国艺术爱好者目光的艺术展—“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此次展出的数十幅画作,直接从法国巴黎的马蒙丹·莫奈美术馆借来,包括几幅首度来到中国内地的巨幅油画。展览期间,观展人数累计超30万人次,单日入馆最高达6000人次。而100元的门票费用和展馆附设的礼品店,也为商场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在成都,今年新开业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在用各种方式“玩转”艺术展。5月,商场承接“2014中法文化之春”部分活动,举办了“法国文化节”。法国著名的雅顾摄影工作室80周年摄影展等艺术活动与大众免费会面,法国影星阿兰·德龙、苏菲·玛索等80张名人肖像摄影作品集中亮相。同时,在其七楼雕塑庭院,还聚集周春芽、赵能智、莫一新、库玛丽纳哈潘等知名艺术大师的作品。今年7-8月,商场还邀请这些大师现场展示、分享经典作品创作过程。艺术名人效应,也迅速为刚开业的商场聚集起人气。
华润万象城是成都较早与艺术联姻的商场。2013年新年,宽云美术馆于成都华润万象城六楼开馆。此外,该商场每年还要举办多场亲民流行文化展。今年9月底至11月23日,举办了一场2014全球玩偶展,展出百余款原创设计玩偶,并邀请知名玩偶品牌的设计师到现场与粉丝交流,还有全球限量的独家徽章赠送。
逛商场=逛艺术馆?
“艺术,是大众判断高端的新标杆。”法籍华裔策展人尚陆1996年定居上海,见证了上海商场与艺术融合的过程。他认为,商场流行举办艺术展,不仅仅是潮流跟风,更是一项传统。因为无论是屹立在城市中心的雕像,还是坐落于市集广场的雕塑,城市具有“用艺术来定义社区中心”的传统。如今,传统市集变成了购物中心,商场艺术就是对这一传统的延续和传承。
除了实打实地举办各种展览外,现在的商场想出了一种更简单的办法:就是让整个商场直接成为一座艺术品展览馆。
在即将开业的成都远洋太古里,这一想法体现得淋漓尽致。出自全球各地艺术家之手的21个现代经典雕塑作品,散落在古今结合的街巷中。“跃动”由两根不锈钢材料制成,表面电镀铜象征竹子。据称,“跃动”灵感源于幸运竹,相辅相成的和谐造型与中国风水阴阳相似,象征着好运与财富的到来。一个名为“漫想”的镂空不锈钢雕塑,远远看去形状好似一个巨大的银元宝。走近一看,表面印刻着杜甫、陶渊明以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诗句。夜幕降临,LED照明投射出雕塑的阴影,观赏者可以通过互动触动点改变灯光的颜色。“逛着逛着就能和艺术不期而遇,发呆都可以很有气质。”爱拍照的大学生李繁最近总在成都远洋太古里溜达。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除了雕塑庭院里各式各样的雕塑,那只从墙头探出身子的“爬墙熊猫”更是扯足眼球。
当然,作为国内商场艺术的先锋,北京、上海走得更远。去年9月,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路的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正式开业,商场内部的各个角落里散放着500多件艺术作品。艺术家陈文令的“小红人”雕塑几乎成为芳草地的醒目标志,精心出现在扶梯旁、走廊边。
打开“多赢”的艺术之门
开发商普遍认为,艺术品的存在能让顾客多停留在商场内,而“顾客待在这里的时间越长,就越有购物的可能”。但受益的真的只有商场吗?
“我觉得这是一件多赢的事。”杨家勇是成都一名80后油画家,他的作品曾在成都仁恒置地广场举办的一次艺术展中展出。“反响还不错,来参观的人不少。”在他看来,商场举办艺术展,不仅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到艺术,也为年轻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能让更多人来看,就是一大进步。”
在大部分青年艺术家看来,在商场里做艺术展,可以让艺术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形式也更加自由。宽云美术馆创始人马勇认为,商场联姻艺术,就像打开一扇艺术之门,其它暂且不论,欣赏美总是一件不会错的事情。
曾敏是一名80后年轻妈妈,她经常带2岁的孩子到家附近的华润万象城玩。在她看来,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博物馆总是比商场令人生畏得多。“如果可以轻松地带着全家人去看看有趣的展览,顺便吃东西逛商场,何乐而不为?”
不过,也有人对此表示质疑。今年上海的莫奈特展,尽管展览门前始终排长龙,但有人认为商场的办展条件远不足以支撑如此宝藏级别的展出,布展与参观体验都不如美术馆做得专业,也有人批评商场办艺术展,商业味儿盖过艺术味儿。“这很正常。我觉得商场艺术展是专业博物馆和公立机构的补充,而非取代。”曾参与莫奈特展的上海天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定伟认为,老百姓需要娱乐休闲在一起,商场办艺术展对观众来说,可以提供更多便利。
当然,商场艺术也有自己的选择范畴。在采访中记者得知,商场艺术展的观众以年轻女性群体为主,因为她们对时尚与艺术的需求兼而有之。此外,商场展览对趣味性、舒适度的考量也更多,更趋向于体验式、参与式,也更善于讨得女性顾客的欢心。
1梁治远的装置艺术《匪夷所思系列》。
2香港K11购物艺术中心在2012年举行的Love.Sweeet.Life.展览中,这只色彩鲜艳的充气飞天猪成为商场醒目的装饰。
3亮相成都远洋太古里的雕塑“大花”。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朱雪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