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注重从需求侧研究解决供给侧问题,加速构建以轨道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推动多种出行方式围绕轨道优化布局、做好衔接。
强化多网融合发展。推动轨道规划理念转变,按照以站定线原则,稳步实施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推进既有线网优化提升,完善站点引导标志;优化运营组织,持续周末常态延时、重点时期延时或提早运营,增加重点线路运力投放,满足出行需求。推进轨道公交融合发展,逐条逐区域梳理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优化调整90条公交线路,优化非机动车出行服务供给;重点完成50个地铁站和40个学医景商周边非机动车停车秩序整治提升。


强化多元服务供给。加强旅客出发前、旅途中、到达后全流程、接力式引导,“一站一策”制定城市端运力保障措施,提升接驳服务水平。提升多样化公交服务,优化定制公交、响应式公交等多样化组织模式。提升停车设施供给、服务水平,利用腾退空间等挖潜建设2.5万个停车位,增加1万个错时共享停车位。满足多元化、品质化出行需求。

强化服务品质提升。加强质量考核,开展轨道公交融合发展指标和运营服务质量考核评价、巡游车企业和网约车平台质量信誉考核督导,加强教育培训,加强一线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服务礼仪、文明用语、仪容仪表等培训。加强社会共建,发动志愿者广泛参与维护交通秩序、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引导绿色出行等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