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市场活力的催化剂,更是企业发展的定心丸。2025年以来,惠山区检察院以《关于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抓手,将依法护企“十项举措”融入检察履职全流程,用一系列法治“实招”为惠山高质量发展注入检察动能。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yusign.com/file/upload/202510/08/162443301.jpg" />
优聚合力
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护航新模式
“检察机关在产业集聚区设置知产保护站+专业委员会,这种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模式非常实用接地气。”无锡某设备制造公司王总说道。
惠山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雄厚,对智能化热处理产业要求极高,辖区内集聚多家“星级上云”热处理企业。为擦亮“锡知护新”品牌,无锡两级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深入调研热处理行业法治需求,精准掌握行业维权痛点难点,通过创新护航模式搭建检企沟通常态化、长效化机制。2025年6月5日,无锡两级检察机关同区市场监管局等5家单位,成立人工智能与数据知识产权培育保护联盟,推动无锡热处理协会知识产权保护站落地,打造“点对点精准服务、点对面普法强基、点对行业系统治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我们将通过举行知识产权保护沙龙、案例分享、普法宣传讲座等形式,引导热处理行业完善知识产权内部管理体系。”惠山区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负责人表示。通过创新知产保护模式,检察机关进一步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营造尊重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优护品牌
助力擦亮地理标志金字招牌
阳山水蜜桃香气浓郁、汁多味甜、入口即化,备受消费者喜爱,但部分不法电商却将冒牌水蜜桃装进假冒“陽山”商标的包装盒,在网店高价销售。惠山区检察院对蒋某某假冒注册商标刑事附带民事案提起公诉,法院完全采纳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及量刑建议,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蒋某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4.5万元,支付民事赔偿款10万元。2025年1月,蒋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入选江苏省检察机关“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yusign.com/file/upload/202510/08/162443821.jpg" />
这是江苏省首例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桃农代表、水蜜桃包装企业代表等共60余人旁听了案件庭审。“阳山桃农非常珍惜水蜜桃金字招牌,通过案件办理我们看到了司法机关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的决心和行动。”江苏省人大代表、阳山镇果多多水蜜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晓波对案件办理的积极效应予以肯定。
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守护桃农“金饭碗”,惠山区检察院强化能动履职,联动多方合力打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一体化联盟,推动构建“阳山水蜜桃”全链条保护格局。该院召开公益诉讼会商会,推动职能部门、桃农协会、电商平台出台网络售桃“白名单”,助力构建公平有序透明的市场秩序,让消费者买桃更放心。
优建机制
一体履职让“出海”企业更安心
“本以为是积分兑福利,没想到赠品还有风险……”家住惠山区的消费者臧先生用消费积分兑奖,发现兑来的“网红”电饭煲是冒牌产品,与厂商联系确认后报了警,竟揭开一起代加工企业和客户绕开商标所有权人炮制“飞单”的假冒注册商标案。
2025年7月,经惠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涉案代加工企业及负责人杨某等4名被告人因假冒注册商标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不等,适用缓刑,并处罚金5万元至3.5万元不等。此外,品牌方还就被告人的侵权行为提起民事诉讼,获得赔偿。被侵权企业在感谢信中表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很给力,企业出海更无忧。”
鉴于被告人生产的某款电饭煲存在安全隐患、严重侵害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惠山区检察院积极搜集证明民事公益受损的证据,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并达成调解协议。杨某自愿支付公益惩罚性赔偿金3.2万元,召回90台“问题”电饭煲,全面防范和消除产品安全隐患。
法治是优质营商环境的硬支撑。针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维权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区检察院依托“四大检察”职能,打造“刑事惩治+民事追偿+行刑衔接+公益修复”一体履职机制,在涉企案件办理中融入检察保护元素,提高维权效率,净化市场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