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球的印象里,中锋、前锋进球数越来越少的代表性人物是两个人。一个是的德罗巴,还有一个是皇马的,这两个人是足坛战术变革的绝佳范例。
在此之前,罗纳尔多、巴蒂斯图塔等人都是属于传统型的前锋代表。目标的话是在于进球,通过出色的射术来创造出破门机会,属于典型的进球机器。
而像因扎吉等球员,也是抢点型破门的前锋类型,其主要进攻模式也是中后场的球员做出传送,然后他们趁机在禁区内去获得破门机会。
在2000年附近以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纯进球为主的前锋类型非常多,是占据了足坛的半壁江山。

然而2005年过后,随着433阵型以及双逆足边锋的兴起,以拜仁罗贝里为风向标,各支球队的战术开始追求多元化,中锋位置上的球员属性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主教练对于中锋的要求,不再是为了得分,而是需要在策应、串联、配合上去下功夫。
像蓝军的德罗巴,穆里尼奥在任时期给他的任务就不单是进球,他要干的事情非常多。要策应、回撤,给边锋拉开空间,还得成为球队支点,纯粹是当苦力用。
真正的进攻终结者,反而是中场的兰帕德,前插至禁区里面进球,中场的进球数甚至会比中锋还要多。
皇马的本泽马,一开始他在和伊瓜因的争夺中表现并不好,原因他也是走罗纳尔多路线的锋线球员。为了适应团队,他硬是改变了自己的风格,从射手转型成为球队的策应型球员,多次回撤传球,大范围跑动穿插,来给迪马利亚、等人创造破门机会。
在皇马的华丽四重奏组合里面,本泽马是最不显眼的那一个,当别人进球、盘带时,他只是传球接应,去干那些不起眼的累活苦活。

球风改变的本泽马,从一名极富天赋的前锋选手,变成了团队型全能球员,锋芒的话全让给了队友。
幸运的是,德罗巴和本泽马都还是挺幸福的。前者2012年欧冠打进绝平球,帮助切尔西获得欧冠,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本泽马则是在35岁的高龄拿到了金球奖,实现了个人荣誉的突破,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老天对他们还是公平的,看到了他们的牺牲,还是给了他们回报。
也就从这时开始,足坛的中锋、前锋类型就发生了变化,雨后春笋涌现出了一批策应型的锋线选手,凯恩、等人逐渐脱颖而出,在各自球队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现在足坛,比较吃香的就是这类型的锋线球员。进球看似不多,不一定会是球队最佳射手,但教练们会非常喜爱他们,宁可冒着不进球、被人骂的风险,也要派遣他们上场。
为什么现在锋线会有如此巨大的风格转变呢?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从团队的需求性作为考虑。

看看本赛季巴黎的吧,他转型成为球队伪9号、策应型锋线之后的踢法,对球队是有多么大的帮助。
原来他是边锋,战术权重没那么大,踢法上还显得单一,给对手造成的威胁也没那么厉害。但是把它改造之后,现在的登贝莱在巴黎是变成了真正的进攻核心。
在球队攻防转换转移的时候,他会是球队的发起点,回撤接应、传球、直塞还有配合打得是行云流水。
在他的串联之下,、K77、杜埃、等人全部活了下来,球场的空间还有纵深是打得特别流畅。
既有边路的突破,也有中路渗透,进攻手段 多样化,让对手是疲于奔命。
你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去防守登贝莱。跟出来吧,后防空虚容易被抓身后;不跟出来吧,球权又会在巴黎脚下,对手还可以多次利用传中、远射的机会来撬开你的大门。
立体化的攻击手段,让巴黎实现了蜕变,也让他们获得了久违的欧冠冠军。
这一切的转变,起始于恩里克,也得益于登贝莱的转型成功。

现在的中锋,你要是不会策应、回撤和配合,都有点跟不上时代了,还像原来那种守在禁区内踢球去破门得分的风格已经不复存在。
必须得有点团队的属性,才能够在足坛站稳脚跟了。
当前锋、中锋不再追求进球,球权分配给了中场和边锋球员,这也会造成中后场球员进球越来越多。这些以往都是边锋的球员,如今也会成为球队的头号射手,这是球队战术体系里面必然的一部分。
我是觉得以后足坛这种趋势还会更加明显,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场或者边路球员为球队取得进球,中锋、前锋会朝全能型的球员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