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万印度留学生来华学习军工对付中国?“触目惊心”靠谱吗?

   2025-07-27 kongyu740
核心提示:这几年网上时不时有人刷,印度留学生来中国学会了军工知识,回头就去印度,又或者去其它什么地方去研制武器来对付中国。一篇篇文

这几年网上时不时有人刷,印度留学生来中国学会了军工知识,回头就去印度,又或者去其它什么地方去研制武器来对付中国。

一篇篇文章,乍一看举的一些例子“触目惊心”,问题是:

他们说的靠谱吗?

以下内容是一些公开的,可靠来源的信息。

当然如果这些作者真的有一些一般人搞不到且难以获取的资料,也欢迎他们拿出来公布一下。

1.印度留学生来华的到底多少?

教育部网站有公开信息,目前能查到的最新资料是2018年的。

图片2018年统计

印度来了23198人,比不上巴基斯坦,更比不上韩国和泰国。

印度十几亿人,韩国、泰国和巴基斯坦的人口远远不如印度多,来华留学生人数比印度多,因此也可以看出我国的态度。

网上吹嘘什么印度来华10万留学生,5万留学生的,也可以休息一下了。

2万多人被你们膨胀成这个样子也是没法评价。

2.印度留学生主要来华学什么?

这个专业比例确实没有太新的数据,不过中国社科院网站上有篇2020年的文章,写了中印留学生的概况,也是老数据。

文中提到,大部分来华的印度留学生是来学医的,人数之多,占到来华学医的留学生的36.4%。

顺便,文章还提到,2010年中国去印度的公派留学生人数是993人。

这里我很想问问某些大V,时不时在网上问,说印度最多仅允许几十名中国学术到印度留学,你们的数据是哪里来的?

3.印度留学生能学军工尖端知识?

首先,网上描述印度留学生在中国大学里搞到大量军工方面核心知识和数据的文章,大多用了一些排比句,而且蕴含的情绪十分强烈。

这其实是一些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的特征。

其次,如果有人接触过军工科研相关的企业和机构你就会知道,

这保密规定不是开玩笑的。

哪怕是一个工业链下游的企业参加了军工项目,

你猜要不要进行保密方面的管理?

因此,留学生能通过相关的保密审查吗?

如果我们仔细查找一下这类内容的源头文章,会发现写的非常详细。

这写得一详细,就漏洞百出了,比如:

毕业之后去某地区担任了某某武器项目的首席工程师。

请问,你们学校别说本科生毕业,就是博士毕业,一毕业就是首席工程师?

哪个学生有这么大本事,毕业就能在武器研制项目里首席工程师?

信息来源居然是对方机构的官网?

哪个武器研制团队会把名单公布在自己的官网上?

我也很想知道!

图片霹雳15生产线

还有文章指出,

某印度留学生学成毕业之后,居然跑到对岸去了,参与“雄风-4E”导弹的研制工作。

只听说过雄风从雄风-1沿革到雄风-3,请问雄风-4是什么导弹?

后缀E是什么意思,作者们知道吗?

雄风系列导弹型号里面带E的是雄风-2的衍生型号雄风-2E,弹体和射程都加长了才加了个E。

因此,你连雄风-4都没有,哪里来的雄风-4E?

我不知道之前有没有人指出过,反正看发表时间更近一些的文章里,作者们把这些经不起推敲的具体职务和武器型号都删除了。

所以,到底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

又或者某些大V小V为了流量已经不管不顾了呢?

图片

4.光有人才就能研制先进武器?

这里也举一点例子: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许多,也许是大部分家底。

俄罗斯的军工怎么样?

当然还是相当可以的

原来苏联生产伊尔-76的运输机不在俄罗斯境内,但是俄罗斯想办法在境内的飞机制造厂给顺利恢复生产了。

前几年通过工业考古,把图-160战略轰炸机的生产线恢复了,而且是全部用俄罗斯时代的零部件生产的。

但是俄罗斯有些事情也做不得也不怎么样,

你能说他们的军用航空的积累不行吗?

那么无人机领域怎么回事?

怎么还要靠引进伊朗的无人机?

这航电水平怎么回事?

图片

A-100预警机到现在研制不出来,疑似研制工作已经停止了。

更有俄罗斯人通过查询公开资料得知:

2015年俄罗斯全年的氮化镓用量不过8到10吨,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就算俄罗斯有知识渊博的武器研发人才,

也没办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先进的雷达和预警机吧?

估计这也是苏-57隐身战斗机产量比较低的原因之一——俄罗斯在产的战机中只有苏-57用的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

同理就是印度。

就算印度留学生从国外学习了什么先进的战机研制知识,请问他们回国能研制出来吗?

印度有先进的稀土工业吗?

有先进的航空电子工业吗?

没有怎么研制先进战机?

明显的证据就是印度LCA光辉战斗机用的是以色列雷达。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抢先研制出了六代机,高超音速导弹种类和性能都领先?

而传统的军事强国美国却进度落后了?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高超音速风洞落后了。

中国一直没有放松对高超音速风洞的研制和建设,

但某些国家却走错了方向,误以为计算机模拟可以代替先进风洞,

就算现在真的拨款开始追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补课”。

印度在风洞领域就更幽默了,

他们号称建设了最高12马赫的风洞,但是尺寸较小,而且12马赫也只是短时间里的最高速度,几乎没办法用这种风洞来试验导弹和战机的气动外形。

那么,先进的风洞是不是研制导弹和战机的必经之路呢?

当然是!

比如韩国的KF-21战斗机,其气动外形就是专门跑到美国的卡尔斯潘公司去试验的,据称至少试验了3000小时,还和卡尔斯潘公司的标志合了影。

图片KF-21

就算印度留学生在国外学习了先进技术,印度自己的风洞能够胜任研制战机或导弹的任务吗?

韩国人去美国的风洞做试验,前提条件是KF-21与美国联合研制,美方可以掌握KF-21的技术资料和试验数据。

而且,按照惯例,美国参与的韩国武器项目,每卖出去一件,都要给美国分成的。

印度人能获得美国的如此信任吗?

因此,网上那些关于印度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军事科技知识的文章,到底有没有什么确凿的和明显的证据给大家看一看,欢迎这些大V小V出示一下。

那么在这个问题上需要警惕的,最明显的其实是出海企业去印度。

印度把外国企业几乎是骗进来,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巧取豪夺其技术和投资的生产工厂,

他们对所有到印度来投资的大企业都如此坑害,哪怕是来自有意扶持印度的美国。

这一类信息很容易在公开报导中得到验证,这才是值得警惕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