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坐复兴号!网友:两种精神的美丽邂逅

   2025-08-05 kongyu800
核心提示:近日“决胜巴黎 绽放奥运——奥运冠军面对面”巡回宣讲活动收官之站在西藏拉林铁路顺利举行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冠军女子拳击75

近日

“决胜巴黎 绽放奥运——奥运冠军面对面”

巡回宣讲活动收官之站

在西藏拉林铁路顺利举行



巴黎奥运会

乒乓球男团冠军

女子拳击75公斤级冠军等运动健儿

走进林芝站

乘坐复兴号高原动车组

与铁路职工、沿线群众

旅客近距离互动


网友感叹:

青藏铁路精神和奥运精神

成就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美丽邂逅

奥运冠军的拉林铁路之旅

太有意义了!


图片
图片


7月19日10时,宣讲活动在林芝站正式拉开序幕。


马龙率先分享了他的奋斗历程。作为四届奥运“老兵”,他从伦敦到巴黎共斩获6枚金牌,与队友并肩实现男团五连冠。


图片


“我深切感受到这份荣誉属于整个团队,更属于祖国。”马龙坦言,面对年龄与竞争压力,是“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信念让他坚信“只要心怀热爱,永远都是当打之年”。这份对事业的执着,与高原铁路人的坚守遥相呼应。


图片


李倩的讲述充满“逆境突围”的力量。在演讲中她回忆道,巴黎奥运周期更换教练、调整技术时,30多岁的她要打破多年习惯,“像新人一样从零学起”。


回想站上领奖台的情景,她含泪感慨:“17年的泪水没白流,这是给祖国的答卷。”这份“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韧劲,恰是奥运精神与青藏铁路精神的共通底色。


图片


活动中,拉林铁路首发司机、全国劳动模范斯朗旺扎的分享同样令人动容。这位从“马背少年”成长为“钢铁巨龙”驾驭者的藏族职工,讲述了自己见证西藏铁路从无到有、从绿皮车到复兴号的变迁。他以“杯水不洒、硬币不倒”的精度练就过硬本领,用奉献诠释对铁路事业的责任与担当。


他与同事们常年在“生命禁区”坚守,为的就是让铁路成为连接家乡与外界的“幸福线”。


图片


中午,C882次复兴号动车组从林芝站启程驶向拉萨。


车厢内,“天路格桑花”宣讲团骨干宣讲员魏庭月的青藏铁路精神宣讲引人入胜。她讲述了建设者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中开凿隧道、在缺氧环境中架桥铺路的故事。


图片


“青藏铁路这一世纪工程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宣讲结束,车厢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图片


午后的阳光透过车窗洒进车厢,小提琴奏响了《我和我的祖国》悠扬的旋律。在女声领唱的带动下,全车厢齐声合唱,动人的旋律与窗外壮丽的天路风光交融在一起,不少人眼中已泛起泪光。


而当《天路》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悠扬的歌声伴着窗外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与皑皑雪山,将整个活动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图片


谈及行驶在海拔3500米高原的直观感受,马龙深有感触:“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刚刚看见列车运行途中,透过车窗看见护路队员向列车敬礼,这就是一种信仰,是一种青藏铁路精神的生动体现,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图片


下午,列车抵达拉萨站。奥运冠军们走进青藏铁路精神文化长廊,在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前驻足。“这是第一列进藏列车的车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令在场的运动员感动不已。


图片


此次西藏站活动作为“决胜巴黎 绽放奥运”巡回宣讲的收官之站,以“行走的思政课”形式,让中华体育精神、奥运精神与青藏铁路精神在雪域高原完成了一次深情的对话。无论是奥运赛场的领奖台,还是铁路沿线的岗位上,拼搏与坚守都是不变的底色。


素材:《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青海记者站(青藏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张兆睿 李郁 路建宁 丁虎 秦云骞 魏世丰 孙万毓 扎西郎加 吴道洁 马生明 胡艳梅 袁昌玲 赵风斌 周悦翔

视频:孙万毓

编辑:金炫美

实习编辑:钟鑫茂

审校:高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