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户数超千万 A股牛市行情启动

   2025-08-06 hgal020940
核心提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公募基金规模合计达34.39万亿元,再创新高。这是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4万亿元。今年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公募基金规模合计达34.39万亿元,再创新高。这是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4万亿元。今年二季度,偏股新发基金规模达366亿元,创下2023年二季度以来新高,发行态势逐步回暖;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与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环比分别上升0.1%与0.6%,整体上行趋势明确。值得关注的是,当前较多机构投资者的A股仓位处于历史低位,仓位回补需求有望转化为市场多头力量,成为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在经历过去几年的深度调整后,今年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强势反弹。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今年以来超九成主动权益类基金实现正收益,数百只基金收益超30%。

除基金以外,险资配置力度显著提升。截至一季度末,险资股票投资规模达2.82万亿元,环比增加16.03%,持仓占比升至8.37%。同时,今年以来,险资举牌次数已达21次,不仅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更超过2021至2023年三年举牌次数总和,创近5年新高。在政策层面,国家积极推动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通过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调降风险因子、实施长周期考核等举措,为险资加大A股配置创造有利条件,预计后续险资入市规模将持续扩大。

在A股各路主力资金中,不容忽视的还有中央汇金。

今年4月7日,全球股市上演腥风血雨的抛售潮,A股更是遭遇历史性重挫,上证指数单日狂泻7%,创业板指单日跌幅更是创下12.5%的历史纪录,全市场超5200只个股下跌,跌停个股近3000只,恐慌情绪达到顶点。

关键时刻,中央汇金尾盘喊话:“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当日四只沪深300ETF当日爆发天量成交额,合计成交达到505亿元。从4月7日-4月8日短短20多个小时,A股祭出史上最强“稳市组合拳”。4月8日早上8:30,中央汇金公司有关负责人直接宣布:“中央汇金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中国版平准基金横空出世后,央行、社保基金、国资委以及地方国资也纷纷表态将维护市场稳定,国家队、社保、险资、银行理财子公司、公私募、上市公司等相继宣布增持计划。

图片

在今年4月初的股市震荡中,中央汇金表示增持了ETF,并首次明确其类“平准基金”定位,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报显示,中央汇金二季度耗资高达2000亿元,买入10只宽基ETF,成为稳定市场的中流砥柱。随着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中央汇金增持ETF情况浮出水面。总的来看,二季度,中央汇金增持ETF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增持范围广,包括沪深300ETF、上证50ETF、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持仓较为多元化;二是增持力度大,多只ETF增持金额超过百亿元。

中央汇金投资是国有独资公司,目前是二十多家金融机构的控参股股东。自2008年以来,中央汇金公司多次参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积极提升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中央汇金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坚定看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根本在于看好中国经济的光明未来。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更加稳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坚强的基本面支撑。特别是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以来,资本市场呈现出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中央汇金公司将继续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积极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人民银行也表示,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截至7月24日,中央汇金持有的股票型ETF规模已达到3.1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9.66%,配置型资金入市趋势明确。未来,中央汇金有望继续作为政策关键力量,稳定市场预期并活跃资本市场,推动配置型资金通过ETF加速入市,助力市场底部稳步抬升。

申万宏源证券研报指出,近期沪指突破3600点后,A股积极因素仍在继续累积。A股大波段上行的线索正愈发完整清晰,市场开始提前反映远期改善的投资机会。不过,今年三季度的行情可能不会一蹴而就,赚钱效应短期扩散至高位后,市场反复可能增加。

银河证券研报表示,国家“稳增长、稳股市”、“提振资本市场”的政策目标仍将持续定调证券板块未来走向,流动性适度宽松环境延续、资本市场环境持续优化、投资者信心重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市场景气度上行,中长期资金扩容预期进一步增强基本面改善预期。

东莞证券研报则指出,自6月末以来,A股总市值持续稳定在100万亿上方,既反映出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也彰显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以及全球资金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在宏观经济回升向好、资本市场改革深入推进和一揽子稳市政策落地见效的多重驱动下,我国资本市场呈现出结构不断优化、企业价值稳步提升、投融资功能协调发展的积极态势。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投资者情绪逐步回暖,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持续上升,估值有望迎来进一步修复。

没有能够永远上涨的市场。过去一周,大盘延续震荡反弹之势,但上行阻力有所加大,沪指上演3600点得而复失拉锯战,今天又再站上3600点。这种震荡调整本质上是前期阶段涨幅积累后的正常修整,并未改变市场的强势运行特征。自二季度以来,主要指数已累计一定涨幅,沪指从3300点附近逐步抬升至3600点区域,部分板块与个股的阶段性获利盘需要消化。

资深股民王跃也表示,他近期一直在加仓,长期看好A股的方向不变,但也要注意避雷,比如消费电子、光伏这些行业,很多公司预告业绩下滑甚至亏损,要小心它们带崩板块。A股在去年“924”行情以来,积累了较大的获利盘,突破3600点之后可能需要时间去消化,不会一帆风顺。

“牛市在绝望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狂欢中消亡。”这是投资圈流传的一句名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