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润泽下的美好苏锦

   2025-09-01 52g4b980
核心提示:自“八五”普法实施以来,苏锦司法所深耕基层法治建设,通过建强队伍、创新载体、融合治理,为基层治理注入全新动能,让法治精神

自“八五”普法实施以来,苏锦司法所深耕基层法治建设,通过建强队伍、创新载体、融合治理,为基层治理注入全新动能,让法治精神融入居民日常生活,让依法办事成为群众行动自觉,交出了一份浸润民心的普法答卷。

一、建强队伍助力普法

“有法律问题,就去问问法律明白人”——已经成为了苏锦街道居民之间的共识,也道出了基层法治队伍的坚实力量。

苏锦司法所创新“网格员+法律明白人”融合模式,通过“选、训、践”三步走筑牢基层法治力量。吸纳社区党员、热心居民、退休干部等既懂民情又有热情的群体,组建191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完善社区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合作联动机制,围绕婚姻家庭、物业纠纷、财产继承、邻里关系等民生热点开展业务培训交流,通过案例解读法条、模拟调解场景等方式,让“法律明白人”既懂法又会用法。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熟悉辖区公共事务、了解社情民意的优势,参与社区矛盾调解、法治宣传等工作,成为法治宣传的“宣传员”、矛盾调解的“调解员”、法律服务的“联络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法律条文,用接地气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带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二、多维宣传浸润民心

法治宣传栏前,几位老人正仔细阅读最新的反诈案例;社区的法治图书角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翻阅《民法典》读本;宪法公园的广场上,家长对着宣传展板向孩子们讲述宪法与人生的密切联系;小区援法议事亭内,居民在律师的引导下共同制定小区公约……

苏锦司法所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发力,构建起“15分钟普法圈”。线下打造以前塘河宪法公园、仲雅苑法治公园等为代表的实体普法阵地,让居民在日常休闲散步中感受法治文化。在各社区设立“援法议事亭”“法律图书角”“法治宣传栏”等法治微阵地,定期更新内容,围绕宪法、民法典、安全生产、防诈反诈等群众关心的法律领域,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线上搭建以“法润民生微信群”为核心的数字化普法平台,多个微信群覆盖辖区所有社区,安排专业律师实时回应居民法律咨询、推送典型案例解读、分享社会热点法治评析,让法律知识“指尖可达”。

三、创新机制赋能基层

在苏锦街道,几乎每个小区里都有一个议事凉亭。这里不仅是居民休闲交流的场所,更是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居民们无论是遭遇矛盾纠纷,还是有诉求亟待表达,都习惯齐聚于此,共商解决之道。

苏锦司法所升级“逢四说法”品牌,将法治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激发群众自治热情。依托“社情民意联系日”“政法干警到社区”等平台,组织居民围坐议事,邀请律师、法官、社区干部等参与,针对物业矛盾、环境治理、小区管理等民生问题,先议事再说法。在轻松和谐的氛围里,法规内容从晦涩的“文件语”转变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居民在讨论中明晰法律边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法治意识。法治成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为辖区和谐稳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未来,苏锦司法所将持续以文化涵养法治、以法治沁润人心,不断创新普法方式、拓展普法领域、提升普法实效,让法治精神深深扎根基层沃土,为建设“法治苏锦”、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